熱門搜索

從零到一,詩與遠方──杜存忠

文藝家:杜存忠

作者:張少鵬

杜存忠肖像
肖像畫作者:陸曦

杜存忠自一九七零年代起在澳門街區的學習宣傳隊學習中樂,見證著澳門長虹音樂會於一九七九年成立。杜存忠最初學習月琴,師從香港陳昌波學習琵琶,幾個月後就參與演出。一九八九年,杜存忠作為澳門長虹音樂會會長兼指揮身份,帶領樂團達成一個又一個挑戰,攀過一座又一座的高山,並且成為澳門民間自發,民族音樂的主要推手之一。

從零到一 與樂同行

一九七九年,澳門長虹音樂會成立,並且在當時的公教大會堂(現澳門大會堂)演出,那時候長虹音樂會的指揮是創會會長李時雨,雖然人數不多,但獲得觀眾積極的回應。一九八零年代末,澳門長虹音樂會的經營遇到困境,核心團員各自四散東西,餘下的只有數名核心成員,樂隊人數不足十人。直至一九八九年,杜存忠與澳門長虹音樂會的團員進行重組,吸引了一群新力軍的加入,擴大管理團隊,音樂會節目再度開展,成員數目增加,在急需指揮及資源不足的情況下,一九八九年始,杜存忠擔任澳門長虹音樂會的指揮兼會長。其間,杜存忠邀請新加坡華人樂團指揮顧立民作為樂團的客席指揮,並且獲其指導,其後隨上海電影民族樂團指揮王永吉學習指揮技巧。

杜存忠

默默耕耘 厚積薄發

一九九一年始,澳門長虹音樂會逐步前往各地交流演出,演出的地點包括葡萄牙、印度、比利時,以及中國內地。杜存忠細訴與世界構成聯繫的機緣,緣自杜存忠早年在澳門中樂團擔當樂師時,積極在各地交流演出的同時,亦積極獲得各地演出團隊、場館及舉辦方的資訊,為澳門長虹音樂會走到世界舞台奠定良好基礎。演奏的經典曲目除了知名的民族戲曲,更結合具有澳門特色、廣府嶺南特色的音樂,為世界各地的觀眾帶來純粹的國潮國風之音。另外,為突顯澳門中西共融的特色,在葡萄牙當地演出時,更以中國樂器演奏葡萄牙民歌,引起當地觀眾的熱烈反應。

隨著澳門長虹音樂會多年遊走世界及內地的演出經歷,杜存忠不斷積累經驗,接觸了很多國外的樂團,從自身出發,了解各地演奏水平的同時,亦學習到不同的音樂特色及優勢特徵。一九九七年,廣州民族樂團首次舉辦新春音樂會,邀請杜存忠參與了盛典,並且為往後澳門長虹音樂會“取經”。次年,東方基金會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辦了一個大型的中西文化交流演出,當時也邀請了澳門長虹音樂會共十餘人參與。

回想當年,杜存忠仍然記憶猶新,“演出時觀眾席漆黑一片,同場有葡萄牙著名歌星,有印度的專業舞蹈團,與長虹各司其職地演奏,演出完畢謝幕之際,場館亮燈當刻,所有團員都嚇了一跳,因為坐滿了兩千多觀眾。”在外地的演出經驗給予杜存忠強烈的信心,堅定一心一意希望中華文化能夠有更多機會在國際舞台亮相,讓世界看見中國文化、聽見中國音樂。

民族風情賀雙慶音樂會與團隊合照

葡萄牙電視台小組演出合照

升級管理 傳揚中華

千禧年後,杜存忠開始擔任內地民族音樂比賽的評判,深感內地文化底蘊博大精深,欲提升澳門本地的演出水準必須先從硬件下手。因此,澳門長虹音樂會自二零一零年起,租用提督馬路工廈的新會址,並成立長虹藝術活動中心及澳門長虹民族樂團。會址對外開放,除予外來團體租借並增設演奏廳、增強團員之間,以及外地同行來澳交流場地,亦舉辦一系列的小型演出。同時,舉辦多場演出、頒獎及比賽活動。近年,更開辦類型多樣的樂器及歌唱技巧的課程。

近十年間,澳門長虹音樂會頻繁在內地亮相,澳門中樂逐漸為人所知,“名片”在內地迅速傳開。樂團除了本地音樂會的規模持續擴大,團員數目持續增長、演出活動持續增加。比如,《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百五十周年》大型民族音樂會,就是江蘇民族樂團主動邀請澳門長虹音樂會合作,成就了兩個樂團共三百四十人的大型演出。杜存忠首次指揮“百人大樂團”,對他而言,亦是難能可貴的經驗,更是見證著澳門長虹音樂會多年來一直在內地播下民族音樂種子的“收成期”。

揚琴演出

回歸初心 培育新苗

回想多年來的演奏工作,以及年少時的求學熱情,杜存忠現時除了指揮及演奏外,更多地從事中阮、柳琴及揚琴等民族樂器的教學工作。他坦言自己像農夫那樣,於澳門各大、中、小學從事音樂教育工作,包括城市大學、理工大學長者書院、嶺南中學、培華中學及同善堂學校、聖心學校、花地瑪女子中學及澳門坊眾學校等,為澳門中樂的持續發展提供基礎培訓。當中,部分學生已經走上音樂專業的道路,包括現在星海音樂學院修讀二胡表演的林麗明、澳門中樂團客席樂師方騰,於澳門演藝學院任職教師的林海結等。

杜存忠幾乎投入一生在澳門長虹音樂會,充實且點亮了人生的目標。二零二四年七月,澳門長虹音樂會舉辦第二屆澳門中樂節,共二十多場演出活動,廣邀各界好友共同見證。杜存忠認為只要讓更多人認識中樂,中樂的活動就能與民同行、與民為樂、與民共處。

世事多變,仍然無阻杜存忠持續推動中樂在地區間及洲際間的共同對話。他寄語持續發展中的“澳門中樂節”品牌活動,能夠將澳門長虹音樂會帶到世界各處。

民族風情賀雙慶音樂會演出


文藝家:杜存忠

作者:張少鵬

吳志良、穆欣欣主編:《“只有文藝家──致敬澳門文藝家”肖像畫及人物故事集》第1冊,澳門:澳門基金會,2025年,第52-55頁。ISBN 978-99937-1-372-2
2025年
h000366

作者簡介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