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景威肖像
肖像畫作者:陸曦
在澳門這座歷史與現代交織的城市中,尹景威先生以獨特的人生軌跡和藝術造詣,成為了本地藝術界的一抹亮色。
動蕩歲月,萌芽藝術夢想
尹景威出生於澳門,父母皆為澳門本地人。但在他成長的年代,戰亂的陰影籠罩著這座小城,儘管日本軍隊未踏入澳門,可大環境經濟受到的衝擊讓家庭生意未能支撐起日常開支,現實的困境令他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擔。從小學起,他便開啟了半工半讀的生活,在學業與家務間忙碌奔波。
上小學的時候,美術老師招名山走進了尹景威的生活,也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當時,小學生畫畫大多就是隨便塗鴉,可尹景威卻在手工勞作方面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總能拿到高分。有一次,他自己動手做了一個小模型,老師看了都忍不住誇讚。也就是從那時起,尹景威對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國畫及手工藝。後來,他在中學時期曾向《澳門日報》投稿漫畫,還幸運地獲得了稿費,這讓他心裡對藝術的熱愛之火燃燒得更旺了。
職業轉折,積累藝術養分
高中時期,尹景威並沒有直接走上藝術道路。他抽時間學習了會計專科,跟隨澳門很有名的會計師羅文憲學習了兩年,還拿到了澳門粵海大學會計專科的畢業證書。可真正從事會計工作後,他才發現這份工作和自己的性格完全合不來。每天坐在辦公室裡,對著枯燥的數字,讓他覺得無比沉悶。僅僅七個月,他就果斷辭職了。
後來,經人介紹,尹景威進入了建築行業。這個行業的工作環境和會計完全不同,需要在工地風吹日曬,但他並不在意。在建築領域裡,他一做就是五十多年,他從最基層的工作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參與了數不清的建築項目。一直到七十八歲,他才退休。這幾十年的建築生涯,雖然辛苦,但他仍為了藝術的追求而努力,工餘時他常跟隨佛山陶藝大師劉傳的傳人劉桂炳老師學習人物陶藝雕塑,這為他日後的藝術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和對空間、結構的獨特理解。

尹景威寫生
花甲重拾畫筆 開啟藝術新篇
在建築行業忙碌打拚的那些年,尹景威並沒有忘記自己對藝術的熱愛。只是因為生活實在太忙,他只能斷斷續續地自學畫畫,大多數時候都是自己摸索著畫幾筆。一直到六十歲臨近退休的時候,他覺得生活好像有了一些空閑,就重新拿起了畫筆。
最開始,他參加了一些畫畫的興趣班。在興趣班裡,他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交流畫畫的技巧和心得。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人發現了尹景威的繪畫天賦,鼓勵他舉辦個人畫展。一開始,他還不太自信,覺得自己畫得不夠好。但在朋友們的再三鼓勵下,他還是鼓起勇氣辦了畫展。沒想到,這次畫展反響還不錯,這讓他對畫畫的興趣變得更加濃厚了,也堅定了他繼續在藝術道路上走下去的決心。

作品《一杯清茶品新月,半壺老酒醉人生》
獨特創作風格 展現自然神韻
尹景威擅長畫國畫,尤其喜歡畫山水。他的創作風格非常獨特,特別追求自然和寫意。他畫畫的時候,從來都不打草稿,也很少去寫生。在他看來,畫畫最重要的是內心的靈感和對自然的深刻理解。每次畫畫,他都是拿起筆,憑著感覺就開始畫,那些山峰、河流、樹木,就在他的筆下自然而然地出現了。他畫畫的時候,特別喜歡用濃墨來渲染群山,用墨的濃淡變化來表現山峰的遠近和層次感。再加上巧妙的留白,讓整個畫面看起來既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又有一種空靈的美感。而且,他還很注重黑白對比,在他的畫裡,黑色的山巒和白色的雲霧、流水相互映襯,讓畫面更加生動。有時候,他也會在畫完之後,適當添加一些顏色,讓畫面更加豐富多彩。
尹景威在創作的時候,還有很多自己的心得。他覺得,畫畫一定要抓住靈感,靈感來了的時候,就要趕緊畫,不然靈感跑了,就很難再畫出那種感覺了。而且,他特別不喜歡在畫完之後隨意添加內容。他說,一幅畫在完成的那一刻,就已經有了它自己的生命,如果再去隨意修改、添加,很可能就破壞了原來的美感和意境。

尹景威即席創作
藝術理念:娛己娛人,回歸本真
在尹景威看來,藝術的最終目的就是“娛己娛人”。他覺得,只有自己在畫畫的時候真正感受到快樂,才能把這種快樂通過作品傳遞給看畫的人。他畫畫的時候,完全是憑著自己的內心感受,不會去考慮太多技巧和形式的東西。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像是他內心的一面鏡子,把他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然的敬畏,都毫無保留地展現了出來。
他經常鼓勵自己的學生,不要害怕展示自己的作品。他說,藝術沒有固定的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想法,只要勇敢地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才能得到更多的反饋和進步。在書法方面,他也有自己的見解。他覺得書法和繪畫是相輔相成的,書法的字體一定要和畫作的風格相匹配。像他自己的畫,風格比較隨意、灑脫,所以他覺得用行書或者草書來題字是最合適的,這樣能讓畫和字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相互映襯。
多彩生活,滋養藝術靈魂
尹景威的生活態度和他的藝術理念簡直就是一模一樣,都特別隨性、自然。退休之後,他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了。除了畫畫、教畫,他還喜歡看電視,關注國內外的新聞大事;喜歡種花,在自己的小院子裡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花,每天精心照料這些花花草草,看著它們茁壯成長, 他心裡就特別開心;他還喜歡烹飪,經常自己動手做一些美食,尤其是他做的叉燒,家裡人都特別愛吃。
他對生活的要求很簡單,覺得生活就應該順其自然,不要被太多的物質欲望所束縛。他對金錢和欲望看得很淡,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變化,他都能坦然接受。比如說,之前他有兩地的駕駛牌,後來因為疫情,續期不太方便,他想都沒想就直接退了。他覺得,有些東西該放下就要放下,沒必要太執著。
在家庭方面,尹景威特別幸福。他的太太非常支持他的藝術愛好,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 讓他沒有後顧之憂。他對子女的教育也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尊重孩子們的選擇,鼓勵他們自由獨立地發展。在他的教育下,孩子們都很優秀,各自在自己的領域裡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時候,總是充滿了歡聲笑語,享受著濃濃的天倫之樂。
尹景威的藝術人生,就像他畫裡的山水一樣,充滿了變化和韻味。他從一個熱愛藝術的少年,到經歷了會計、建築等不同職業,再到重新回歸藝術,用畫筆描繪出自己心中的世界。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心中有熱愛,無論甚麼時候開始追求夢想都不晚。他在藝術創作中追求自然、隨性,在生活中也保持著這份豁達和灑脫,他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藝術和生活的美好,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的榜樣。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