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漫話”人生 水彩至美──陳耀培

文藝家:陳耀培

作者:水月

陳耀培肖像
肖像畫作者:陸曦

長夜環抱天際,在澳門水塘公園運動後歸家的人們拾級而下,穿上新衣的“回力球場”凝望船隻在海面濺起的浪花,迅猛而清脆的撞擊聲在回力球場內此起彼落,終於在五光十色的夜總會、娛樂場、電影院的華燈下,結束了最後一場比賽……往事波瀾不驚。

一如許多澳門藝術家的經歷一樣,畫家陳耀培的首要任務是賺錢養家,然後畫畫。回力球運動(亦稱壁網球),作為上世紀澳門的博彩娛樂項目之一,第一場比賽於一九七四年六月一日, 由時任總督嘉樂庇主持開球禮。但在這之前,陳耀培已經加入該公司,半生都在這幢建築物內忙活,直到二零一三年退休,“回力球場未開,我已入職,做過司機、總務、採購,很多不同的工作。”但這四十年並不是他工作生涯的全部,陳耀培的底色──浪漫、瀟灑、愛自由!

自由自在 賣畫為生

“我讀中學時參加澳門美術研究會的美術班,譚智生是班上的老師。”澳門美術研究會於一九五六年創立,是澳門美術協會的前身,當年的會址在東望洋。陳耀培在那裡初學素描,此後一直追隨譚智生學畫,與師父感情很好。“師父為人風趣,澳門老一輩的畫家幾乎都是師父的學生。我出來做事後常常去師父家裡坐,喝酒聊天無所不談,成家後見師父的時間少了。”由於擅長畫畫,加上善於觀察社會百態,陳耀培看中了當時漫畫有市場,決定做個自由職業人──“賣漫畫”,在六十年代初便開始投稿香港、澳門各大報章。“六、七十年代香港報業蓬勃,幾十份報紙都有漫畫版,我寄稿過去,山大斬埋有柴。”他在這座“大山”確實“收穫不少柴”。在工薪階層平均百多元月薪的年代,他有時候一個月賺到四、五百元稿費!

揚帆出海 泊岸成家

“賺得多,又沒有負擔,花錢也”,他說到這兒沒了下文,幾分得意、幾分靦腆的表情在他的臉上一閃而過,不難想像他曾經花錢如流水。陳耀培以針砭時弊、諷刺社會的四格漫畫,贏得一段海濶天空任他行的逍遙日子。人生就像揚帆出海的船隻,到了下一個港灣便是泊岸的時候。婚後的他跟當年許多澳門人一樣,決定去香港謀生,但因無法適應住房逼仄的困局,三年後與妻兒回到讓他“自由自在”的澳門。初期,他仍然抱著“賺夠一天家用便收工”的心態,繼續賣漫畫之餘,每天做幾個小時的士司機,後來擔子重了,才開始了他在“回力球場”的全職生涯。

要不是為了穩定的收入,陳耀培不會甘心做“打工仔”,那麼澳門可能會少了一個電影海報畫家。九十年代初,球員們揮動網兜打完最後一場比賽,回力球場館變成燈紅酒綠的娛樂場所,“回力UA戲院”也就在這時候開業。“我負責兩個影院的運作,還要兼職畫師,幫忙寫電影大綱。”曾在“百老匯”戲院跟別人學過畫電影海報的他,為回力戲院畫了第一幅海報──湯告魯斯(Tom Cruise)主演的荷里活大電影《生於七月四日》。“有繪畫底子容易上手,參考電影照片畫,沒有參考就自己想像。”雖然這是正職事務的工作之一,沒有多收畫畫費用,但陳耀培顯然對這段“畫明星”的歲月頗為回味。至今三十年過去了,他不但記得第一幅海報,還記得最後一幅畫的是鄭秀文主演的香港電影《我左眼見到鬼》。不過他記憶猶新的,還有六十年代跟師父去畫國慶牌樓,“雖然是做義工,但那些日子很開心。”今年是建國七十五周年紀念,澳門舉行《國慶牌樓回顧展》,他出席了開幕儀式。

自成一格 詼諧幽默

花無百日紅,社會經濟發展對陳耀培也有影響。漫畫副刊能為報章增加銷量的年代早已遠去,但畫家對藝術的熱愛不曾改變。然而他卻將自己一生的追求說成“都是為了搵食(為生活)”,好像他“畫公仔”只為賣錢,沒有為藝術下過苦功似的。不過談到畫畫,他畢竟意猶未盡:“學畫的基本功是速寫和素描,對著石膏像畫純熟了便算畢業,然後跟師父去寫生,兩年後才開始學水彩畫。”從前澳門人口少,遊客不多,寧靜的環境很適合寫生。陳耀培享受在澳門街頭寫生的時光,也記得在香港寫生被警察驅趕的遭遇。

大半生與畫為伴,不斷追求更高水平的他說:“臨摹名家的畫也好,聽取師父意見也好,要畫出水平和畫出自己的風格,得長年累月嘗試、練習、揣摩,非一朝一夕可成。”陳耀培的水彩畫自成一格,多用暖色,寫實而又能啟發無限想像空間。在他一系列繪畫澳門街道風景的作品中,人物的描繪為畫作添上了他獨特的幽默感,“澳門街”像現實生活的漫畫世界,也像漫畫世界走進了“澳門街”。鍾情水彩畫的他說:“我喜歡水彩的流動感,非常優美。”近年他的筆下流動著澳門大街小巷的舊城意趣,也給“橫空出世”的新時代建築留下亮彩的一筆。

藝術追求 永無止境

陳耀培的作品曾在多個聯展中展出,並先後舉行過《小城風光》以及《漫話濠江》兩次個人作品展,出版了兩本精選畫冊。此外他的澳門風景畫發行了四套明信片,還有以他的作品生產推出的文創產品“澳門美食康樂棋”,畫作曾為兩家大型娛樂企業所購。六十年代開始登上報刊漫畫版,至今仍有漫畫專欄在《澳門日報》和《華僑報》刊登的他,卻從沒想過出版漫畫書, 這也許跟他腳踏實地的個性有關。他早已察覺紙媒逐漸減少,也深知不是每個人出漫畫書,都能有當年《財叔》、《龍虎門》的銷量。“我覺得各人有各人的命數,因緣際會吧,我專心畫畫便好。”

陳耀培現任澳門美術協會藝術顧問,跟其他退休長者一樣,經常與老友行山、茶聚。他在生活上知足常樂,在藝術追求上卻從不自滿,“我會繼續畫,或者嘗試別的風格,要畫得高過現在的水平。”曾經在前輩畫家口中的“細路(小孩)”,今天已是澳門畫壇的“陳老”,但他心中燃起的藝術火花依然熾熱、絢麗。

作品《打卡勝地》

作品《今時的學生》

作品《柿山哪吒廟》

作品《大三巴牌坊》


作者簡介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