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永恆有道──黎榮照

文藝家:黎榮照

作者:閻小荔

黎榮照肖像
肖像畫作者:陸曦

黎榮照黑白攝影作品集《荷韻心象》出版了,沒有妖嬈的色彩,沒有絢爛的光澤,鏡頭中的一池荷花,只有清影、默然、冷寂、逍遙、色空、欲語、素閑、心結、如泣……

黎榮照和他的作品

面對黑白灰交織的影像,黎榮照袒露心聲:“以莊重高貴的黑,聖潔清純的白及其和諧共生,沉靜雅秀的灰,去昇華載錄那脫俗不染,動人心弦的荷姿妙韻,消解眩目之色彩而簡約含蓄地演示荷世界中生命興衰週期之節奏,展示天道運行,變幻亦是永恆,其中有道之理。”

半世紀悟出一個“道”

60年前,15歲的黎榮照意外得到一件生日禮物,一台127的菲林照相機。

在一次學校組織的秋遊活動中,黎榮照用這台相機在渡輪上,拍下了此生第一張照片“西灣海面的帆船”,從此與攝影結下不解之緣。

後來,黎榮照報名參加了學校攝影興趣班,學習暗房照片沖印放大技術。

老派的傳統照片沖印技術打開了年少黎榮照的心靈世界,他親眼目睹黑白影像在昏暗光線微妙的細膩變化,經典黑白的古典美深深烙印在他腦海裡,他著迷了。

1975年,黎榮照參加“全澳攝影公開賽”,這場吸引兩百多澳門攝影高手的賽事,在當時引起不小的轟動。這次比賽中,黎榮照拿到了“優異獎”,雖然只是一個鼓勵,卻讓他看到了希望。

隔年,黎榮照繼續參賽,約一年間,他一人獨自拿下“全澳攝影公開賽”黑白組、彩色組和幻燈片組三個組別的金獎。這次,三項金獎激勵著黎榮照,對於攝影的熱情被徹底點燃,他開始將目光投向國際舞台。

80年代,黎榮照開始參加“國際攝影沙龍”。這是一項世界各地攝影協會都會參加的“國際沙龍”展,評審委員會將嚴格審核世界各地攝影師們遞交的作品,獲獎作品統一交到美國攝影學會統計排名,按分數高低排名攝影界“世界十傑”。

黎榮照先後參加了五年的“國際攝影沙龍”,其中三次拿到“世界十傑”第一名,兩次拿第二名,這也是澳門地區攝影界的一大突破,至今澳門無人超越。

獲得榮譽之後的他並沒有興奮太久,卻他陷入了焦慮,開始反思攝影的意義,畢竟參賽不是藝術的終極目標。

1997年,黎榮照給自己正式買了一台高配置相機,他慢慢梳理自己的攝影理念,思考如何在攝影藝術道路上繼續走下去,他把目光轉向深邃的內心世界。

“莊子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意思是沿著大美的路徑走到盡頭,就可以通達道,也就是從實用美的層面進化到精神世界的至高點,完成從形而下到形而上。通過攝影, 我記錄下現實中喜歡、鍾愛、有美感的事物,這種對美的追求也叫順心,這是攝影對我的最大意義。”

黎榮照開啟他給自己設定的漫長計劃,以“主題”形式進行攝影創作,拍攝系列的作品,用攝影的方式盡情表達他的思想。

2004年《濠情古韻》以澳門小城為主題;2006年《江南印象》以江南古鎮為主題;2009年《散綺成霞》以自然風光為主題;2011年《荷月凝影》以荷花生態為主題;2012年《四季感情》以春梅、夏荷、秋楓、冬雪入題;2014年《荷韻心象》演繹荷之妙韻;2015年《四季如詩》以四季為主題;2016年《荷塘清韻》感悟荷花的生命週期;2018年《詩意棲境》凝影如詩般的心靈故鄉……

作品《疏影留芳》

作品《夜雨迷濛》

黎榮照正在醞釀他的最後一個主題攝影,不過他說,完成這十個主題之後他將不再設限,會以更開放、更自由的心態去嘗試其他方式的創作。

三重境界“示現”為上

黎榮照的攝影理念源於莊子的哲學思想,不滯於物,不困於心,不亂於人,不迷本性。

拿起相機的那刻,心靈情感與造化之自然美妙邂逅,在光影閃動的剎那瞬間,融聚為時空的精彩匯點。

這是黎榮照“忘我”的世界,他全身心投入到捕捉的景象中,在自然界、天地間、萬事萬物間找到啟示,並用它來詮釋“大美”。

他以具象、印象、抽象的不同表達,努力傳遞箇中隱喻的人生哲理,印証生命體驗,並用鏡頭語言演繹其精神內涵。黎榮照說:莊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有待我們去心領細味,神會感悟。

半個世紀的摸索,黎榮照總結出攝影的三種表像:再現、表現、示現。

他解釋道,“再現”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種表達, 漂亮的花把它拍下來,再現它。而“表現”是通過照片表達攝影師的情感,比如人生遭遇或者個人思想, 通過照片傳遞出來。到了“示現”就很難,“示現” 是有啟示性的,不停留在表像,要進入物質的核心去體驗。在黎榮照完成的九個主題中,他希望能“示現”出每個主題的精神內核。

在拍《濠情古韻》時,他花了四、五年時間,用黑白影像,一點點地記錄即將消失的古跡, 那是他熟悉的澳門,成長的地方。黎榮照說:“我對它很有感情,澳門在不斷變化,那些古舊、嫻雅的古跡正在不斷消失,我的初心就是把這些景象保留下來,作為一段長久的回憶。”

黎榮照的許多作品都用黑白攝影,他酷愛這種簡單至極的色彩,最新出版的《荷韻心象》, 一改荷花嫵媚多姿的姿態,而是捕捉枯萎的花瓣、凋零的枯枝、孤獨的蓮蓬、曖昧的光影、靜謐的水面,在不斷重複機理效果中感悟生命循環往復。在黎榮照眼中,淒美更具美感,更有力度, 更意猶未盡。

結語

談及創作,黎榮照提及最多的一個詞是“美感”。在他心目中,美是距離,在新舊之間產生撞擊;美是順心,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美是人品,用真誠換真心。

第十個系列即將面世,這次,黎榮照要示現怎樣的主題?我們翹首以待。


作者簡介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