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灼榮肖像
肖像畫作者:陸曦
1947年,勞灼榮生於緬甸仰光一個貧困的華人家庭。16歲那年,他隻身前往緬甸磨谷寶石山的一家照相館從事暗房工作。這段平凡的開始,塑造了他堅韌質樸的性格。多年以後,他還記得那時每月微薄的薪水、送來黏膩熱浪的風扇、以及舟車勞頓的歸家之途。這些細節正如他所說:“生活中的點滴最能見真。”
攝影與沖印並非勞灼榮自幼渴望的職業。“當時更多是為了謀生”,他回憶道,“自己也不確定是否喜歡攝影。從朋友口中得知,老闆想找個學徒學照相,家人讓我去,我就去了。”在那個“夢想有限”的年代,有誰能預見自己的未來呢?年輕的勞灼榮只能從低做起,見步行步。為了多賺些錢,他在暗房工作了四年,一年回家一次。
1962年緬甸發生政變後,激進的民族主義政策應運而生,其中以排華政策對華僑影響最大。為求生計,大批緬甸華僑另覓家園。當時擺在勞灼榮面前的,有三個去向:美國、台灣、澳門。祖籍開平的他,經過多方權衡,決定投靠在澳門的親戚。然而,前往澳門並非易事──必須通過僑界知名人士的介紹,並向澳門大西洋銀行繳納2000元葡幣的擔保金。這筆擔保金相當於今天的“無犯罪證明”。在一杯咖啡只需三毫半的年代,這無疑是一筆巨款,而且需在一年之後才能取回。1970年,交納上擔保費後,勞灼榮帶著僅有的14英鎊,隻身踏上了前往澳門的打工之路。
來到澳門的勞灼榮,並未改善他的“勞碌”生活。白天,他在公主照相館勤懇工作;夜晚, 則在麗斯照相館兼職。但不間斷的高強度攝影沖印工作,從未熄滅他對生活的熱情與追求。“或許因為我出生於廣東家庭,來到澳門後,我沒有任何語言障礙和文化障礙。整個人是開心的。因為每個月的正職、兼職、加班費等等全部算上,有一百八十幾蚊。”“那時候,我最大的樂趣, 就是儲錢。”勞灼榮笑著說。
勞灼榮一直秉持著“多勞多得”的信念工作。他的努力與才華被麗斯照相館的前任老闆看在眼裡。1981年,一個意想不到的機會悄然到來──老闆決定將麗斯照相館全權交給他經營。起初,公主照相館並不願輕易放走這位能幹的員工,經歷長達一年的軟磨硬泡,才終於同意放人。至於為何選擇勞灼榮作為麗斯照相館的“接班人”,老闆從未明確表露過原因,但勞灼榮對此相當自信:“因為我懂國語、英語和廣東話!”憑藉勤奮以及多語的優勢,勞灼榮在澳門這個多元文化的環境中,邁出了事業的新步伐。
接手麗斯照相館後不久,勞灼榮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策:調整經營方向,從傳統的“攝影” 服務轉向“攝影器材”銷售。乘著中國內地改革開放的東風,勞灼榮一路向北,不遺餘力地向各行各業推廣他的攝影器材和電子產品。他代理了包括Nikon、Sony、Canon和Leica在內的20餘個國際知名攝影器材品牌,可謂一應俱全。
在勞灼榮看來,從南到北暢行無阻的“通行證”,全在一個“誠”字。儘管事業蒸蒸日上, 他並非一帆風順──堅守“誠信至上”的原則,曾令他因輕信他人而蒙受貨物被騙的損失。對此他看得很淡:“做生意總免不了得失進退。”正是這份豁達與從容,讓他贏得業界口碑與人脈交遊的雙重豐收。最能印證此道者,當屬1999年澳門回歸慶典中的一段佳話:在與北京新華社記者的合作中,勞灼榮秉持誠信與真心,在尚未收到款項時便率先完成照片的沖印。這批照片最終成為慶典上珍貴的歷史見證。
半個世紀以來,勞灼榮親歷了攝影行業的風雲變幻。在他看來,從“菲林”向“數碼”的過渡,以及從“實體”向“網路”的轉型,是行業裡最具挑戰性的變化。“沖印行業現在基本退出市場了。過去,澳門有超過100家照相館,現在只剩下不到一半。因為數碼時代的到來,人們通常會把照片存到電腦或其他電子設備裡。市場的縮小直接導致了行業的下滑。還能夠存活下來的店鋪,幾乎都是因為擁有自己的物業,否則很難繼續經營。我現在還有菲林相機沒賣出去,堆放在家中呢。”隨著網購時代的來臨,勞灼榮也不得不積極謀劃應對之策。“現在的顧客很精明,總是拿著淘寶的價格來找我們。不得不承認,淘寶商品的價格確實便宜許多,所以我們需要提供網購無法替代的東西。”在這一思路下,他所經營的麗斯店鋪打出“服務”牌,以杜絕“水貨”為核心賣點,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卓越的售後服務。“我們銷售的,不僅是商品,更是服務。”多年來,光顧麗斯的攝影愛好者中不乏社會名流,他們正是被這貼心的服務所吸引。
在個人事業以外,勞灼榮亦關注澳門攝影業的發展。作為澳門攝影沖印業商會會長、澳門數碼攝影學會副主席、以及中國攝影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理事的他,時刻關心行業動向,致力於加強澳門與內地及周邊地區的業務交流與合作。回憶起二十年前那次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的盛況,勞灼榮記憶猶新:“2004年,我聯同九大社團在澳門觀光塔舉辦了首次數碼及攝影器材展覽。那次活動真是激動人心,吸引了超過30個國際知名品牌參展,成為了MIF的一大亮點。當時,看到歐美、日本以及中國內地的品牌齊聚一堂,我覺得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因為我看到澳門的攝影業在國際舞台上閃閃發光。那種自豪感和成就感,至今仍讓我倍感振奮。”勞灼榮用他的熱情與執著,為澳門攝影業書寫了輝煌篇章。2010年,他榮獲澳門特區政府頒授工商功績勳章。
那個曾在暗房裡起早貪黑的學徒,如今已背起相機周遊世界。他時常邀約社團的老友,一同走遍祖國的山山水水,用鏡頭記錄下一個個動人的瞬間。他以自然的姿態融入生活,尋找簡單而真實的快樂,也將這種態度傳承給了下一代。至於店鋪的經營,早已交給了他的女兒。“我現在很少親自去店裡了,我完全信任我的女兒。我相信,在她的管理下,麗斯會像它的英文諧音一樣,越來越NICE。”

2010年,勞灼榮獲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先生頒發工商功績勳章

勞灼榮在新一屆僑界就職典禮上與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合影

勞灼榮與澳門數碼攝影學會一行拜訪時任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先生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