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聲杜鵑在澳門屬夏候鳥,氹仔大潭山、小潭山,路環九澳水庫環湖徑、東北步行徑、黑沙水庫健康徑、路環步行徑、龍爪角海岸徑有記錄。四聲杜鵑為中型鳥類,棲息於山地和平原的森林中,有時也出現在農田邊緣。主要以昆蟲為食。
野外識別:
中型鳥類,體長32至33厘米。身體偏灰,上嘴黑色,下嘴偏綠,眼圈黃色,尾灰並具寬闊的黑色次端斑,灰色頭部與深灰色背部成對比,腳黃色。雌鳥較雄鳥多褐色。亞成鳥頭及上背具偏白的皮黃色鱗狀斑紋。叫聲為響亮清晰的四聲哨音“whi-whi-whi-whu”,不斷重複,第四聲較低。
居留及分佈:
廣泛分佈於亞洲。在中國是夏候鳥。在澳門是夏候鳥;氹仔大潭山、小潭山,路環九澳水庫環湖徑、東北步行徑、黑沙水庫健康徑、路環步行徑、龍爪角海岸徑有記錄。
生境及習性:
棲息於山地和平原的森林中,有時也出現在農田邊緣。性機警,通常只聞其聲不見其鳥。棲於森林上層,主要以昆蟲為食。繁殖期五至七月,自己不營巢,寄主常常是黑卷尾。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8/04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