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澳門工業展覽會,倡辦人是1923-1924年澳督羅德禮,而在當時由港口工程處主任罅些喇任署理總督期間得以舉辦。他希望通過工展會,大力宣傳將要竣工的新口岸碼頭工程(即被稱為“皇家橋”的碼頭)、促進澳門貿易。
工展會的地點在當時的望廈。其範圍大致是高士德大馬路至美副將大馬路,與荷蘭園大馬路至高地烏街之間夾著的地段。工展會總面積20英畝,搭建起60間美輪美奐的展棚,參觀人數達29萬人次。工展會舉辦的具體時間是1926年11月7日至12月12日。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8
1926年澳門工業展覽會,倡辦人是1923-1924年澳督羅德禮,而在當時由港口工程處主任罅些喇任署理總督期間得以舉辦。他希望通過工展會,大力宣傳將要竣工的新口岸碼頭工程(即被稱為“皇家橋”的碼頭)、促進澳門貿易。
工展會的地點在當時的望廈。其範圍大致是高士德大馬路至美副將大馬路,與荷蘭園大馬路至高地烏街之間夾著的地段。工展會總面積20英畝,搭建起60間美輪美奐的展棚,參觀人數達29萬人次。工展會舉辦的具體時間是1926年11月7日至12月12日。
更新日期:2019/11/18
1926年11月7日由澳門港口工程主任罅些喇倡辦,澳門政府主辦。目的是借此推動澳門工商業的發展。展覽會為期3個月,設陳列所60多個,展出澳門各種貨物596種。展覽會還備有各種娛樂設施,入場觀眾達29萬人次,成為澳門工商發展史上一大盛會。
望廈實業展覽會
18世紀60年代, 葡萄牙本土在著名政治家龐巴爾(Marques Pombal)侯爵領導下進行了一場改革,其中一項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取締耶穌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澳葡當局根據葡萄牙的命令,也鎮壓澳門的耶穌會。耶穌會擁有的一切財產,包括聖保祿教堂,都被沒收,聖保祿神學院和聖約瑟修院也被封閉,學員均被驅散,聖保祿神學院圖書館在近兩個世紀內大量收藏的珍貴圖書,全部被賤賣。24名耶穌會士被押送里斯本,關在聖朱利安堡壘。
耶穌會被取締事件
鴉片戰爭後,隨着中國五大口岸的對外開放,東南沿海的貿易日益活躍,而沿海各省的中國水師在鴉片戰爭中損失殆盡,失去打擊海盜的能力。海盜活動十分猖獗,對中外商船造成嚴重威脅。這種形勢給澳門的葡萄牙人創造了一種新的職業——護航,他們在澳門大量建造護航快艇,開始為中外商船護航。澳門葡人建造的雙桅快艇,船體堅固、船速很快、載重量大多為50至100噸,最大為150噸,每條船上一般配備5名葡萄牙人,10名廣東水手,安裝西式火炮4至6門,最多達20門。海盜非常畏懼這種西式船炮,所以葡萄牙人的護航很受中外商民的歡迎。有時中國官員還僱請他們剿滅海盜。短短幾年中,澳門護航業發展很快。1851年(清咸豐元年),澳門護航艇為60艘,到1855年達到了200艘。後來他們採取向出海船一概發保護證、收護航費的辦法,向中國船隻勒收巨額保護費。有巨利可獲的護航事業,在一段時期內成了澳葡的重要行業。
護航業的興起
特大颱風災害,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9月22日夜,一次罕見的特大颱風橫掃了澳門地區。港灣內大小船隻紛紛沉沒,岸上的房屋成片倒塌,花王堂受電擊起火,火光衝天,燒毁大量的房屋。據事後統計,在這場重大劫難中,澳門約有5000人死亡,2000艘漁船、貨船沉沒,還有包括花王堂在內的大批建築被摧毁,損失共達200萬元。因這一年是甲戌年,史稱“甲戌風災”。後來,澳葡當局為紀念這一重大自然災難的死難者,定9月22日為“天災節”。
甲戌風災
華人被澳葡軍人殺害事件。1826(清道光六年)年初,在澳門的華人少年嚴亞照被葡萄牙少校法瓦喬(Favacho)殺害,其母嚴徐氏向香山縣府指控殺人兇手。香山縣府要求澳葡當局將被告送交香山縣丞衙門審訊。澳葡當局訛稱“兇手”是帝汶奴隸麥努埃爾,聲稱兇手應按葡萄牙法律判罪。嚴徐氏即至廣州上訴,兩廣總督阮元派廣州知府高廷瑤去澳門查處,高廷瑤多次向澳葡當局索取兇犯,仍遭拒絕,僅讓中國官員在澳門獄中面訊“罪犯”。結果,中國官員確認此人因醉酒殺人,澳葡當局又堅持照葡萄牙法律處決罪犯。3月13日,在澳門絞死這名帝汶奴隸時,聚集在刑場上的居澳華人發生暴動。他們認為被處決者無罪,兇手卻逍遙法外,還用磚石投擲中葡官員,搗毀法瓦喬的住宅,甚至準備衝擊大炮台。澳門總督出動配備有野戰炮的軍隊及炮船,並擊斃了一名中國居民,才勉強鎮住局勢。居澳華人還要求中斷對澳門葡人的糧食供應,因中國官府的阻撓而未能成功。
嚴亞照案
一位英國人被澳葡當局囚禁的事件。1829年(清道光九年)8月,英國船長貝克(Baker)毆打多次對他妻子非禮的澳葡官員洛雷羅(Loureiro)。事發後,澳葡當局未加審判,便將貝克囚禁於大炮台。英國東印度公司特別委員會主席布樓東(Plowden)屢次與澳葡當局交涉都不能使貝克獲釋。澳葡當局還公開否認布樓東有任何官方或代表官方的資格與他們交涉。在囚禁55天後,貝克被迫交出一筆保證金才重獲自由。
洛雷羅事件
人物: | 羅德禮(Rodrigues, Rodrigo José)(澳督),1879-1963 |
罏些喇(Lacerda, Hugo de)(澳督) | |
時間: | 民國時期(1911-1949年) |
1926年 | |
地點: | 澳門半島--花地瑪堂區 |
望廈 | |
美副將大馬路 | |
澳門半島--花王堂區 | |
高士德大馬路 | |
高地烏街 | |
澳門半島--望德堂區 | |
荷蘭園大馬路 | |
關鍵字: | 展覽 |
澳門工業展覽會(1926:澳門) |
資料來源: | 利冠棉、林發欽:《19-20世紀明信片中的澳門》,澳門歷史教育學會,2008, 第194頁。精裝ISBN 978-99937-927-1-0;平裝ISBN 978-99937-927-0-3 |
藏品所有人: | 利冠棉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
權限範圍: | 利冠棉授權澳門基金會使用。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有關版權實體的同意。 |
系列: | 明信片中的澳門--澳門生活 |
語種: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資料類型: | 圖片 |
明信片 | |
黑白 | |
筆跡 | |
合照 | |
電子資料格式: | TIF, 1444x939, 5.74MB |
登錄號碼: | p0007301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