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21/01/28
嘉靖元年(1522年1月28日─1523年1月16日)1月,杜阿爾特•梅內塞斯(Duarte de Meneses)出任葡印總督。高德勝:《歐洲第一個赴華使節》,第114頁。
杜阿爾特•梅內塞斯出任葡印總督
天啟五年(1625年2月7日─1626年1月27日)葡印總督弗蘭西斯科•伽瑪給澳督弗蘭西斯科•馬士加路也下達命令,為王室國庫組織一次到馬尼拉的航海貿易,將收入用於購買果阿炮廠所需的日本銅材和維持印度洋艦隊所需的中國黃金。澳門議事會反對此次航行。經過爭論,最後協定:航行貿易的部分收入專門用於維持澳門駐軍和防禦工事,而澳督、議事會成員和其他人員均得到相應的份額。Emma Helen Blair & James Alexander Roberston, The Philippine Islands, 1493—1898, Vol. 22, pp. 80—85.
葡印總督弗蘭西斯科•伽瑪命令澳督弗蘭西斯科•馬士加路也組織到馬尼拉的航海貿易
崇禎十六年(1643年2月19日─1644年2月7日)11月25日,澳督施羅保與王室大法官劉易斯•菲格雷多(Luís Pinto de Figueiredo)共同簽署敕令,讚揚步兵司令、澳門土生葡人托瑪斯•維耶拉不用任何費用,組織了150名士兵守衛嘉思欄炮台。托瑪斯•維耶拉曾任中國及日本巡航首領,曾指揮1627年澳門對荷蘭的海戰,擊沉荷蘭指揮艦1艘。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6—18世紀》,第50頁。
澳督施羅保與王室大法官劉易斯•菲格雷多共同簽署敕令讚揚托瑪斯•維耶拉
崇禎元年(1628年2月5日─1629年1月23日)12月1日,葡印總督任命葡萄牙軍官熱羅尼莫•施維拉(Dom Jerónimo Gonçalo de Silveira)擔任澳門總督。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6—18世紀》,第38頁。
葡印總督任命熱羅尼莫•施維拉擔任澳門總督
崇禎四年(1631年2月1日─1632年2月19日)12月,澳門總督貢薩洛•施維拉帶領6艘滿載貨物的葡船前往印度,其中5艘被荷蘭船隊在新加坡海峽(Singapore Strait)截獲,儘管他所在的第6艘船逃脫,但該船很快失事,他本人也下落不明。丟失的金條和其他商品大約價值100萬色勒芬。C. R. Boxer, Fidalgos in the Far East(1550—1770), p. 107.
荷蘭船隊截獲澳門總督貢薩洛•施維拉帶領的六艘葡船
崇禎九年(1636年2月7日─1637年1月25日)4月,澳督卡瑪拉•羅郎也卸任,前往果阿任葡印總督書記官。29日,新任澳督多明戈斯•羅郎也(Domingos da Câmara de Noronha)從果阿啟程來澳。並於8月抵達。多明戈斯•羅郎也出任澳督兩年多時間,澳門政局一度穩定。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6—18世紀》,第43頁;費成康:《澳門四百年》,第121頁。
澳督卡瑪拉•羅郎也卸任
崇禎三年(1630年2月12日─1631年1月31日)7月20日,澳督熱羅尼莫•施維拉向議事會建議由其兄弟貢薩洛•施維拉接替他的職務,此建議獲得一致通過。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6—18世紀》,第38頁。
澳督熱羅尼莫•施維拉向議事會建議由其兄弟貢薩洛•施維拉接替他的職務
天啟四年(1624年2月19日─1625年2月6日)本年,澳督弗蘭西斯科•馬士加路也加緊建設大三巴炮台。先是,在弗蘭西斯科•馬士加路也抵澳履新之時,澳門的城牆建設已大體完成,故新澳督到任後,他以更快的速度完成澳門軍事防禦體系,一是將沒有合攏的城牆合攏,二是加緊建設各制高點的炮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三巴炮台。大三巴炮台規模巨大,四周是高牆,牆上環架數十門大炮,中間是空地,還附有一條與大炮台相通的夾牆。他還準備在中間空地建宮殿與塔樓,並將自己的澳督府設於其中。建設費用達20萬兩白銀,在葡荷交戰前,澳門修建防禦工事之事,明朝政府已經表示默許,基本不進行干涉。而弗蘭西斯科•馬士加路也如此大規模地“擅自興作”軍事堡壘,廣東政府再也不能容忍,遂傳令澳門摧毀城牆。據荷蘭資料,在澳門修建城牆的過程中,明朝軍隊與澳門葡人曾發生衝突,後通過和談,葡萄牙人將在內陸新造的炮台拆除,並且每年都要繳納關稅3.8萬雷阿爾。《明清史料》乙編第7本《澳夷築牆殘稿》,第614頁;BPE-Mss CV/2—1. Fol. 751載:這一巨大工程耗資約為100萬克魯紮多,完全由澳門本地男女承擔,轉自萊薩:《澳門人口:一個混合社會的起源和發展》,載《文化雜誌》第20期,1994年。江樹生譯:《荷蘭台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1622—1626》第1冊1625年10月29日《德•韋特寄總督卡本提耳函》,第200頁。
澳督弗蘭西斯科•馬士加路也加緊建設大三巴炮台
崇禎十六年(1643年2月19日─1644年2月7日)5月4日,澳督施羅保將西班牙國王任命的管理澳門對日貿易的官員狄奧戈•弗雷萊(Diogo Vaz Freire)毒打致死。先是,弗雷萊被施羅保關在大三巴炮台的地牢中達8個月之久,身體已極為虛弱,施羅保再次給予毒打,臨死前,弗雷萊提出臨終懺悔、塗油的請求,亦被施羅保拒絕。當時,弗雷萊的一個僕役為其主求情,也被施羅保吊死。第二天,施羅保還將弗雷萊血肉模糊的屍體懸掛示眾,目擊者無不毛骨悚然。施羅保因此項罪行很快遭葡萄牙政府逮捕。但關於沒收其財產的多次命令都被他的耶穌會朋友置之不理。當他在1647年2月從果阿前往里斯本時,他的大部分非法收入仍在他名下。但施羅保的末日就在前往里斯本的途中來臨,船隻在荒涼的納塔爾(Natal)海岸附近失事,6月15日,他夾在僥倖逃生的人們當中前往莫桑比克,他因身體肥胖和其他疾病最終被棄於中途,一個中國男僕和一名黑奴陪伴他。費成康:《澳門四百年》,第122頁。C. R. Boxer, Fidalgos in the Far East(1550—1770), p. 153.
澳督施羅保將官員狄奧戈•弗雷萊毒打致死
人物: | 黎鴻昇(Lai, Hung Seng, José)(主教),1946- |
黎祖智(Rangel, Jorge António Hagerdon),1944- | |
文德泉(Teixeira, Manuel)(神父),1912-2003 | |
時間: | 建國之後(1949-1999年) |
1984年08月16日 | |
地點: | 路環島--聖方濟各堂區 |
竹灣酒店 | |
關鍵字: | 會議 |
神職人員 | |
政府官員 |
典藏單位: | 澳門聖若瑟修院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文獻信息學會 |
權限範圍: | 澳門聖若瑟修院授權澳門基金會使用。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有關版權實體的同意。 |
語種: | 中文 |
資料類型: | 圖片 |
照片 | |
彩色 | |
電子資料格式: | JPG, 2960x2097, 1.57MB |
登錄號碼: | p0002940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