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廉若(1878-1927年)是盧九的長子,是當時澳門的巨商、慈善家。他曾任澳門華商總會主席、澳門鏡湖醫院總理,對澳門的社會、經濟貢獻良多。曾獲清廷誥授資政大夫、葡國三等勳章、葡國基督一等勳章、民國三等嘉禾勳章。
盧廉若於1927年7月15日病逝於澳門,留得“娛園”(後稱“盧園”)讓後人探勝。盧廉若葬禮於7月31日舉行,榮哀之極,隆重極之。
圖為1927年,盧廉若葬禮的送葬行列行經大三巴街(高美街街口)。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22/05/23
盧廉若(1878-1927年)是盧九的長子,是當時澳門的巨商、慈善家。他曾任澳門華商總會主席、澳門鏡湖醫院總理,對澳門的社會、經濟貢獻良多。曾獲清廷誥授資政大夫、葡國三等勳章、葡國基督一等勳章、民國三等嘉禾勳章。
盧廉若於1927年7月15日病逝於澳門,留得“娛園”(後稱“盧園”)讓後人探勝。盧廉若葬禮於7月31日舉行,榮哀之極,隆重極之。
圖為1927年,盧廉若葬禮的送葬行列行經大三巴街(高美街街口)。
更新日期:2022/05/23
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簡稱新西洋墳場,位於澳門半島西北面、螺絲山腳下,屬昔日望廈村的範圍內,與普濟禪院(俗稱觀音堂)、望廈炮台及馬交石炮台為鄰。而新基督教墳場位於螺絲山後方,黑沙環斜坡旁。從新西洋墳場的亞馬喇馬路的門口進入,右邊的墓地便是新基督教墳場,從名字上可以看出,它與舊基督教墳場存有承傳的關係。
澳門墳場: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和新基督教墳場
澳門開埠四百多年,從明清時期中國對外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發展至今時今日中西方文化薈萃的“東方拉城”,多少名人曾在這裡上演了一幕幕經典、璀璨、足以影響世界的大匯演,但生、老、病、死是大自然不變的規律,回歸黃土是他們人生的句點,墳場就成為了生命最終的歸宿。
澳門墳場的發展及特色
咸豐元年(1851年2月1日─1852年2月19日)1月1日,亞馬留總督的遺體從澳督府移往方濟各修道院的嘉模小教堂(Igreja de Nossa Senhora do Carmo)安葬,並舉行正式的安葬禮。澳門議事公局在葬禮上致悼詞,舉澳傷悼已故王室大臣亞馬留,並由澳門議事公局奉其骨殖移送於嘉思欄聖女嘉模小教堂安置,執紼者法國公使、美國領事官、議事公局主席、海軍與媽閣炮台司令等。其舁柩者兵梢6人,前導者兵丁1旗,兵梢1部。扈從者議事公局眾議員並執卷旗以及各國公使領事之辦公人等,且內外民人,又有副總兵官帶領兵丁押後。至嘉思欄教堂門首,有主教暨眾神父迎入聖女嘉模小教堂,誦經一路,哀慟之情,令人見之悲楚。《澳門議事亭為被刺澳督亞馬勒舉行葬禮時發表的悼詞(1851年)》,原件藏海外歷史檔案館,見《葡萄牙圖書館檔案館藏中文文獻:1668—1871》第1冊,第144頁,又見《澳門政府憲報》1851年1月11日第8號。
澳督亞馬留遺體移往嘉模小教堂安葬
民國二十年 (1931年1月1日-1931年12月31日)8月14日,為二龍喉爆炸事件中殉難的葡國死者舉行葬禮。葬禮從山頂醫院出發,本城眾多居民參加了葬禮,浩浩蕩蕩進發。香港為此派來了童軍,葡國人互助會和葡國人協會亦派當時中國分部副部長安東尼奧.巴塔亞 (António Ferreira Batalha)為代表參加儀式。葡國死者分別為一等上士索薩.維達爾 (António de Sousa Vidal),公共工程監督恩里克.施利華 (Henrique Ciriaco da Silva)及其子若奧.科爾多瓦 (João Córdova),小女孩娜泰西婭.杜阿爾特 (Natércia Coelho Duarte),警察局長之女嬰兒瑪麗婭.施利華 (Maria Augusta da Silva)等5人。同時,安葬中國死者的集體哀悼儀式從鏡湖醫院出發,朝向華人的墓地進發,由連勝馬路一直走到關閘,人們簇擁在街道上,哀悼死者。據悉,15名中國人中,一姓吳 (Ung)人家全家遇難,還有中山鎮前任財政長官金皇昌同夫人和弟弟一起罹災身亡。飛歷奇:《澳門電影歷史:有聲影片時期 (1930—1931)》,載《文化雜誌》第23期1995年。
二龍喉爆炸事件中殉難的葡國死者舉行葬禮
人物: | 盧廉若,1878-1927 |
時間: | 民國時期(1911-1949年) |
1927年07月15日 | |
1927年07月31日 | |
地點: | 澳門半島--花王堂區 |
大三巴街 | |
關鍵字: | 喪禮 |
棺材 | |
怡利隆酒米雜貨(公司) | |
喪葬儀式 | |
孝服 |
資料來源: | 利冠棉、林發欽:《19-20世紀明信片中的澳門》,澳門歷史教育學會,2008, 第206頁。精裝ISBN 978-99937-927-1-0;平裝ISBN 978-99937-927-0-3 |
藏品所有人: | 利冠棉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
權限範圍: | 利冠棉授權澳門基金會使用。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有關版權實體的同意。 |
系列: | 明信片中的澳門--澳門生活 |
語種: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資料類型: | 圖片 |
明信片 | |
黑白 | |
電子資料格式: | TIF, 1662x1040, 12.50MB |
登錄號碼: | p0007322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