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服务条款经已更新,请>>点击查阅更新后之内容,继续使用即表示同意。如有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

“澳门记忆”文史网隆重推出“记忆之友年度积分回馈计划”,凡参与指定活动可获相应积分,年末换领丰富礼品,诚邀市民参与。

>>查看详情

更多

“繁荣昌盛 和谐共融─澳门回归25载”摄影展图片征集评审结果出炉!。

>>立即查阅入选名单

更多

展览结集了一百三十多位澳门资深文艺家绘画肖像以及专访故事,相关文艺家涵盖写作、戏剧、影视、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摄影、书法及学术研究等多个领域。

>>前往展览页面

更多

“澳门记忆”以“记忆同行 岁月新章”为题推出2025年年历电子版下载,传承人文情怀之美,共迎岁月新篇章。
立即下载 年历卡 月历

更多

当年今日
历史上的
1610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1月25日─1611年2月12日)5月11日,利玛窦在北京去世,终年58岁。利玛窦逝世后的两天里,吊唁的人群川流不息,其中很多是明朝的官员。人们向这位神父、一个不再是外国人的外国人,也是一位对中国人的思想和感情都具有强烈吸引力的人表示敬意。在庞迪我、李之藻等人的努力下,在内阁首辅叶向高的支持下,万历皇帝御赐祭葬,特批北京阜成门外二里沟滕栅栏坟地,以示对这位外国人的敬重,并于次年11月1日下葬。后此墓地即成为北京葡萄牙教士公葬之所。此后,利玛窦的老朋友顺天府尹王应麟在墓旁立了一块碑,碑上记录了利玛窦的生涯及利玛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裴化行称:中国社会悼念的是一位完全被他们接纳的西方博学者——利玛窦。邓恩:《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士》第6章,第90—91页。

1716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1月24日-1717年2月10日)5月11日,葡印总督瓦斯科.梅内泽斯发公文给澳门议事会,称将以严厉的处罚手段来禁止澳门船只前往南海东印度岛沿岸各岛购买檀香木,因为葡王已让澳门垄断了帝汶的檀香木贸易。议事会认为此令对澳门不利,或者是澳门不满足于只有帝汶,或者它们对南洋的市场更感兴趣,议事会于该年12月27日请求总督撤销禁令。但是葡印总督通告议事会澳门船只不宜前往马六甲。Arquivos de Macau, 3a série, Vol.9, p.101.

1716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1月24日-1717年2月10日)5月11日,为了在交趾支那的传教事业,葡印总督坚持要求澳门议事会派船去东京王国,经过多次尝试均失败。12月26日,议事会答复,耶稣会士们拒绝将里斯本.阿尔梅达留作传教事业的资金用于此次航行。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15, p.205; 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II, pp.160—161.

1716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1月24日-1717年2月10日)5月11日,澳门议事会非常高兴,果阿没有船只来澳,澳门船只可以自由贸易。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II, p.162.

1719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2月19日-1720年2月7日)5月11日,多明我会会士安东尼奥.布拉塞雷斯(António dos Prazeres)修士致函议事会,说已经争取到葡王若奥五世的援助,决定向澳门运送120件武器、300桶火药和50名士兵,并任命了由他提名的前任澳督马玉为赴中国使节。国王答复的事项如下:1.关于请求准许派遣运载中国商品的船只驶往非洲、美洲和葡萄牙各港口城市和陆地的权力,但自愿缴纳王家税收。覆函称:国王批准在五年期限内,每年可像公司那样经巴西驶抵里斯本。但禁止运货物去安哥拉,禁止运载王国或巴西的黄金和白银,禁止在果阿出售货物。除此以外,议事会必须每年向果阿派出两艘船只,以便使该市税收不至于流失,而这些船只甚至应在前往巴西王国的船只之前离开澳门。2.关于派使团赴清朝事宜,国王表示同意,并任命了澳督马玉率领该使团。但条件是,该使团之费用由澳门市负担。3.议事会请求王室协助克服荷兰人的困扰,荷兰人向抵达马六甲港的船只征收沉重的停泊税。国王对此仅表示尽力而为。4.议事会请求取消澳门市主教的薪俸,并将就此事可能致函印度总督。5.有关为澳门各城堡申请的火药和弹药,将训示果阿财政总管,让其“从本国王的库存中以通常价格售予澳门”。6.议事会请求有权提出澳门城堡兵头的三人名单,由王室从其中任命一位。对此,国王强调:“应按以往做法办理。”7.议事会建议任命澳门人士担任索洛岛和帝汶总督。国王则拒绝了此建议。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II, p.223; 雷戈:《澳门与巴西的直接关系:一个不可实现的梦想》,载《文化杂志》第22期,1995年;Arquivos de Macau, 3a série, Vol.9, pp.10—11.

1733

雍正十一年(1733年2月14日-1734年2月3日)5月11日,因有广东右翼镇总兵李维杨上疏请将泊于黄埔的洋船移泊澳门之议,广州左翼副都统毛克明上奏建议,认为所有外国商船不必全部移泊澳门。理由有六:(1)澳门乃葡萄牙长期租住的地方,英国等国商人与葡萄牙人素来不睦,将商船长期停泊澳门,实难相容;即使偶过其地,也必添兵防范。如果强令外国商船聚泊一起,势必滋生事端。(2)澳门十字门飓风时作,洪涛巨浪,不便稽查。(3)洋商一般要缴纳船钞与货税,澳门葡商只需缴纳正税船钞。如果所有洋船混泊一起,不便管理。(4)洋人素性强悍,湾泊黄埔内地,法令森严,口隘把截,尚知畏惧,凡应税货物,税银不清,不能扬帆长往。若十字远在外洋,毫无阻挡,去留听彼自专。(5)澳门葡人货船到岸,俱将货物搬运回家,临卖方输正税,非如别处洋船,一经货运上行,即照数输税者可比,洋人心性刁巧,加以奸恶牙行人等引诱勾通,或寄顿搭买,或减价私买,混淆影射,无从鉴别,正课坐见亏缺。(6)洋面宽阔,巡艇既难湾泊,防守不得懈弛,非增添巡役人等,海面多设桨船,山顶建立炮位不足以资捍御,而糜费钱粮,不可胜计。雍正帝朱批:“汝所陈不便,皆税务钱粮之不便,未念及地方永远之便与未便也。” 《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1册《广州左翼副都统毛克明奏请洋船不必移泊澳门外洋之十字门以免贻误税课折》,第177—179页。按:毛克明的奏折存在一个问题,李维杨奏折明明是称将外来洋船与澳门夷船仍照旧例泊于“澳门海口拉青角地方”,而这拉青角即是“上至沙篱头,下至娘妈阁”的“澳门河”。很明显,这拉青角即是指“内港”。乾隆元年广东提督张浦亦称“澳门拉青角原设立过监督公署”(《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1册《广东提督张浦奏请仍令外来洋船照旧于澳门内拉青角湾泊折》,第181—182页)。监督公署即关部行台,在澳门关前街一带,亦即内港旁。不知为什么毛克明奏折却称至澳门十字门外洋停泊。

1764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2月2日─1765年1月20日)5月11日,荷兰人在广州报告,亚美尼亚商人已离广州往澳门。施其乐、范岱克:《追寻澳门亚美尼亚商人的足迹》,载《文化杂志》第55期,2005年。

1797

清嘉庆二年(1797年1月28日─1798年2月15日)5月11日,葡印总督维嘉•卡布拉尔转达国王给澳门议事会的信,告知关于任命桑托斯(António Pereira dos Santos)为澳门署理大法官之事。13日,澳门王室大法官桑托斯抵澳履任。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ⅩⅧ, p. 717.Manuel Teixeira, Os Portugueses em Macau, p. 123.

1797

清嘉庆二年(1797年1月28日─1798年2月15日)5月11日,葡印总督维嘉•卡布拉尔传递给澳门议事会1796年3月23日国王的信,命令议事会拿出4000两作为10位教士维护教职的财产,另外4000两作为孤儿基金。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ⅩⅧ, p. 717.

1814

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1月21日─1815年2月8日)5月11日,嘉庆皇帝再谕两广总督蒋攸铦、广东巡抚董教增:天主教来自外洋,该夷人居住澳门自习传教,厚不必过问。惟该夷人若向内地民人传授,则恐其煽惑流毒,此则不可不严切申禁。一经查处,不但将内地习教之人按律惩办,其传教之西洋人亦一并严惩。《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2册《寄谕两广总督蒋攸铦等澳门西洋人若向内地民人传授天主教则当严惩》,第32—33页。

1833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2月20日─1834年2月8日)5月11日,葡印总督福尔图纳托·梅洛(Fortunato de Melo)命令澳门议事会采取有关措施,在澳门开设数学课,聘任四位教师,推荐一些合适书目,以培训年轻士兵。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54页。

1836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2月17日─1837年2月4日)5月11日,由葡萄牙政府推行取缔各种宗教修院的法令在澳门实施,给澳门教育带来致命的打击。修道院关闭,也直接导致学校的关闭。因为澳门除了修道士外,并无真正的教师。至本日,葡印总督通知澳门总督,有两位前往帝汶的奥斯定修士若瑟·布兰当(José Maria Brandão)和安东尼奥·博特略(António Boetlho)途经澳门。议事会希望抓住机会重新建立学校,聘请他们当教师,设立葡萄牙语语法课程。两位修士于1839年才抵达澳门,虽然他们接受了议事会的邀请,在其逗留澳门期间从事教学工作,但葡印政府派遣他们是去发展帝汶的教育而不是澳门,故在当年,他们即与帝汶总督莱昂·卡布雷拉(Frederico Leão Cabreira)上校一起离开澳门。Manuel Teixeira, A Educação em Macau, pp.10—14.

1876

光绪二年(1876年1月26日─1877年2月12日)5月11日,澳门总督致函两广总督,并应其请求寄送一份在捕捉22名海盗中作出卓越贡献的士兵名单,以便接受广东政府的奖励。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205页。

1877

光绪三年(1877年2月13日─1878年2月1日)5月11日,莲峰庙建仓颉、沮诵二圣殿,以纪念中国文字之始祖,故由澳门绅商沈荣煜、崔鹏举、陈兆麟、曹应贤、黄棠禧、何伯贤、赵保祥、何焜、马光廷、蔡应森、黄耀清、郑应光等12人发起,在莲峰庙内成立“倡善社惜字会”,共征集会员社友493人,该会以敬惜字纸为宗旨,并雇人每日负筐上街捡拾有字之废纸,用水洗净晒乾,然后至庙中置一文塔式砖炉,将之焚化,以免字纸遭人践踏或化作污泥。以此善行,便可积德。《倡善社惜字会碑志》,转引自谭世宝:《金石铭刻的澳门史:明清澳门庙宇碑刻钟铭集录研究》,第224—229页;王文达:《澳门掌故》,第53页。

1882

光绪八年(1882年2月18日─1883年2月7日)7月20日,澳门公物会与玉生(Ioc-Sang)、枝山(Chi-San)订立承接供办牛肉之合同,以一年为期,系自7月26日起,担保人为顺合刘田。向来澳门发卖牛肉,皆是在公物会招人承充。上年2月14日,澳督发布第42号之札谕,禁止在公物会承充贩卖牛肉。该年5月11日,奉到第30号上谕批准。不料,施行以来,澳门所卖牛肉显有不敷日用及价昂不佳,以致澳门商民联禀佥称街市贩卖牛肉诸多掣肘,民人日久受屈不少,恳速设法以除此害。据查贩牛来澳,实因艰难,是以旧承充人几于包揽,似有垄断生意,从中作梗,以致供办极少。澳门政府不得不重新招人承接供办牛肉。《澳门政府宪报》1882年8月20日第32号,第281-282页;《澳门政府宪报》1882年7月13日第27号第一附报,第228-229页。

1888

光绪十四年(1888年2月12日─1889年1月30日)5月31日,里斯本葡萄牙国王谕旨:据华人卢九禀称,年已逾壮,在澳门居住已历三十余年,置有产业,今请隶入西洋旗籍等情。朕览该卢九所呈出各凭据,与所禀相符,按本国民律之十九款,该卢九可隶入本国旗籍,朕今特行批准。该卢九呈出户部首1888年5月9日收印厘单,已据将领给本谕旨之费用116769厘士缴讫。此谕旨由吏部尚书嘉士度奉大君主1888年4月27日淮卢九入本国籍之旨意撰拟呈进,本日该卢九已在里斯本户部首司将费用5300厘士缴讫。吏部首司奇玛签名,户部首司宾爹喇用印,注收印厘5000厘士,1888年5月11日。《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3册《葡国君主批准卢九入葡籍谕旨译文》,第750—751页。

1898

《知新报》第五十二期刊登《归责外务》、《思求公议以抗俄德》、《仇鬭陋俗》、《意国饥乱》等文章。《知新报》于1897年2月2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创刊,由康有为筹划出版、梁启超兼理笔政、何廷光(字穗田)出资、康广仁则负责具体运作创办,该报于维新运动时期所创办,为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刊物。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的百日维新失败后,《知新报》仍继续出版。1899年7月20日,康有为在加拿大创立保救大清皇帝会后,更将《知新报》与《清议报》定为会报。《知新报》原按上海《时务报》模式创办,初拟为《广时务报》。及后经梁启超斟酌后,才定名《知新报》,报头使用篆书。其办报宗旨,正如其创刊文章的「知新报缘起」指出:「不慧于目,不聪于耳,不敏于口,曰盲、聋、哑,是谓三病」而「报者,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也,得之则通,通之则明,明之则勇,勇之则强,强则政举而国立,敬修而民智。」《知新报》是澳门第二份中文报纸,翻译不少西文报刊,录英、俄、德、法、美、日等各国大事,同时远销海外旧金山、悉尼、安南、新加坡等地。设社址于澳门南湾大井头四号,其后在1900年11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初一)出版的第129期有迁馆告白:从大井头四号移寓至门牌十九号。初为5日刊,自1897年5月31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初一)的出版的第20册起,改为旬刊 (十日刊),篇幅较前增加一倍;又至1900年2月14日(清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12册开始,再改为半月刊,每期约60余页,册装。目前所收集的最后一期是1901年2月3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34册,是否仍有后续出版的刊册,有待进一步研究。本会感谢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支持,合作将该馆珍藏的共134册《知新报》原件进行电子化,得以在此平台与公众分享。此外,本会为每期之目录加设链结功能,以便各方读者阅读。《知新报》主要撰述和译者如下:撰述:何树龄、韩文举、梁启超、徐勤、刘桢麟、王觉任、陈继俨、欧榘甲、康广仁、黎祖健、麦孟华、林旭、孔昭炎、康有为 英译:周灵生、卢其昌、陈焯如、甘若云葡译:宋次生德译:沙士日译:唐振超、山本正义、康同薇

1909

宣统元年(1909年1月22日─1910年2月9日)5月11日,澳门华商萧瀛洲、李镜荃、赵立夫三人呈请澳门政府,请求批准开设华商会,并附《拟设澳门商会章程》共41款。其禀文如下:具禀人萧登、李镜荃、赵立夫禀,为澳门开设华商会所乞恩批准实行事。窃澳门商情离散,团体不结。访之近地远地,商会林立,大收效验。今澳门集众议,援例仿行,得以联络商情,共图公益,诚当今之急务也。兹议订商会章程四十一款,公举三人领衔,代阖澳商民人等亲诣宪辕,将各章程面呈,乞恩批准并转禀大西洋大皇帝,一律照准施行,实为德便。宣统元年(1909)三月二十二日,华商会设立不久,即被葡萄牙中央政府撤销。费成康称:“20世纪初期,在清政府鼓励各地商人组织商会联络商情、振兴商务后,经澳葡当局批准,他们也设立了华商商会。该会‘交通上下之情,华人称便’。里斯本政府却坚持歧视中国商人的殖民主意政策,下令撤销该会,改设葡萄牙商会。‘葡会,章程规定,凡是不入会的商店,皆不得视为商业,企图以此来迫使华商入会。大部分华商不甘屈服,却拒绝加入。不过商务方面发生纠纷时,由于没有商会调解仲裁,他们只能请澳葡法庭去审理,而澳葡法庭‘判断纷歧’存在很多弊端,致使华商十分愤慨。”澳门历史档案馆藏民政厅档案,1909年第9/A,转自娄胜华:《转型时期澳门社团研究:多元社会中法团主意体制解析》,第240页。费成康:《澳门四百年》,第409页。

1911

清宣统三年(1911年1月31日─1912年1月18日)5月11日,清政府批准:香洲出入口税务,准于西历5月1日即华历四月初三日,概行豁免。《香山旬报》宣统三年四月初四日第96期。

1912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1912年12月31日)5月11日,澳门主教鲍理诺(João Paulino de Azevedo e Castro)对新加坡及马六甲等地进行牧访。澳门历史档案馆藏民政管理档,第355号卷宗,第S-P号文件,转引自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1900-1949)》,第66页。

1913

民国二年(1913年1月1日─1913年12月31日)5月11日,“阿达马斯托尔”(Admastor)号葡萄牙巡洋舰由港来澳,中途触礁,被迫返回香港修理。《中华民国二年拱北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1914年3月30日), 载莫世祥等编译:《近代拱北海关报告汇编(1887─1946)》, 第288页。该巡洋舰船名原文写作“阿担麻士道”。

1919

民国八年(1919年1月1日-1919年12月31日)5月11日,共和派周刊《澳门土生》(O Macaense)创刊,发行人为达米扬.罗德里格斯(Damião Maximiano Rodrigues),土生葡人卡洛斯.阿尔梅达(Carlos Eugénio de Almeida)为行政总监。至1921年1月30日停刊,共出版38期。Manuel Teixeira, A Imprensa Periódica Portuguesa no Extremo Oriente, pp. 107-108.

1938

民国二十七年 (1938年1月1日-1938年12月31日)5月11日,清晨6时30分,隶属国民政府第二路军的4架空军飞机飞越澳门上空轰炸上川岛附近日本船舰及岛上日军;同日上午11时,又一批中国飞机飞越澳门上空。澳门政府对此事件作出了强烈反应,认为严重侵犯了澳门领空。澳门政府最担心的是,怕日本政府误会澳门在帮助中国对抗日本。后中国政府对澳门的反应回复称:“令饬空军第二路司令部今后不使空军飞越澳门上空。”1938年5月12日澳门政府致葡驻广州领司馆第109号电报及1938年5月21日外交部驻广东广西特派员公函西字第417号;转引自陈锡豪:《抗日战争时期的澳门》,第22—23页。

1940

民国二十九年 (1940年1月1日-1940年12月31日)5月11日,澳门镜湖医院值理改选完毕,选出值理35人,推徐伟卿担任值理会主席。《澳门镜湖医院慈善会会史》,第248页及第253页。

1945

民国三十四年 (1945年1月1日—1945年12月31日)5月11日,为谋求澳门华人福利,中华总商会主席高可宁、新闻协会主席赵斑斓、同善堂主席蔡文轩等假中华总商会召开会议,宣布发起组织“澳门华侨联合会”,由澳门华人代表梁后源担任临时主席。成立不久,华侨联合会即成立“澳门居民粮食救济委员会”,从事设法采运粮食来澳以及一切救济事宜,梁后源担任主席,高可宁为副主席。《西南日报》1945年5月12日《华侨领袖发起组织澳门华侨联合会》;5月18日《澳华侨联合会再邀请各绅商协议》。

1948

民国三十七年 (1948年1月1日-1948年12月31日)5月11日,澳门圣若瑟修道院教师、耶稣会士费尔南德斯‧费利喇 (Manuel Fernandes Ferreira)神父因患重病遂乘“洛伦索‧马克斯 (Lourenço Marques)”号邮轮返回葡萄牙休养。费利喇神父1864年4月5日生于葡萄牙弗利亚镇 (Vila Fria),父亲是当地富有的庄园主。1889年加入耶稣会,1897年前来澳门,并在圣若瑟修道院任教。1899年9月前往帝汶传教,至1910年被驱逐至印度。1929年返回澳门,1930年3月开始担任圣多明我葡萄牙教义会 (Catequese Portuguesa de S. Domingos)会长及圣若瑟修道院教师。1934年4月28日至1948年5月9日,一直负责编辑出版《宗教与祖国》杂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资金短缺,费利喇遂挨家挨户募捐,维持《宗教与祖国》杂志的正常刊行。费利喇神父是一位孜孜不倦的布道者,他的传教方式独特而深入人心。其著作有《天主教义概要》及《宗教史概要》等。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 8, pp. 288-289.

1951

1951年5月11日,江门崇明善堂管理委员会公函,请求镜湖医院查明徐莲死亡日期及葬地编号。

1960

柯麟医生于1946-1984年担任镜湖医院院长,长达三十八年。

1964

图为澳门同善堂聘任郑健康中医生于同善堂任职的聘书,任期由1964年02月13日到1964年05月11日,为期三个月。每月薪金为澳门元一百九十元,并提供膳食。聘书由时任同善堂主席崔德祺、副主席叶子如及崔乐其签署。

1996

1996年5月11日,新华社澳门分社社长王启人应邀访问葡国。

2003

2003年5月11日,由体育发展局、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及澳门体育界联合主办,由民政总署、治安警察局、消防局、卫生局及土地工务运输局协办的“防炎灭蚊保平安宣传大行动”,于5月11日上午10时擧行,以醒狮队巡游、派发防炎灭蚊宣传单张及酒精湿纸巾的形式,共同向市民进行防炎灭蚊的宣传活动。主办单位在全澳及路氹12个地点,同时进行有关宣传活动。在每个起步点设有简单的开步仪式,12条路线安排如下(由起点至终点):  一、何贤公园↓皇朝区↓新口岸区↓葡京↓西湾安记。  二、妈阁庙前地↓下环街↓内港至十六码头↓司打口↓福隆区↓新马路↓炉石塘。  三、康公庙前地↓草六↓营地街↓十月初五街↓沙梨头海边街↓内港十六号码头↓水上街市。  四、三盏灯休憩区↓高士德马路↓红街市↓提督马路↓水上街市。  五、三盏灯休憩区↓美副将大马路↓雅廉访马路↓俾利喇街↓新桥。  六、大三巴牌坊脚↓板樟堂↓白马行↓水荷雀区↓士多纽拜斯大马路。  七、议事亭前地↓新马路炉石塘口↓南湾区↓葡京。  八、祐汉公园↓祐汉新村↓黑沙环第一至第七街。  九、筷子基球场↓和乐街↓白朗古将军街↓青洲街。  十、台山街市休憩区↓台山中街↓青洲大马路↓李宝桩街↓巴波沙大马路↓关闸马路。  十一、氹仔花城公园。  十二、路环马忌士教堂前地↓路环坊会↓黑沙村↓九澳村。图为六号路线起步,摄于大三巴牌坊脚。

2020

澳门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时,各中小幼学校正值农历新年假期,鉴于疫情形势严峻,政府宣布无限期停课,并实施停校不停学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经过多番波折,超过13,000名高中生最终于5月4日复课;约14,000名初中生于5月11日复课;约16,000名高小学生于5月25日复课;18,000名初小学生则分别于6月1日和6月2日复课。中学老师梁小姐:“其实‘停课不停学',变相就好像24小时工作的模式,因为第一,同事之间要协调沟通,IT(资讯)同事要线上支援我们去处理教学、功课的事项,第二就是学生也变到会24小时问老师有关功课安排,如:明天的功课是否要交、什么时候要交、用什么模式交,其实老师也要在网上与学生交代如何交功课等,所以(措施)实施了两个星期,大家都在摸索用什么模式,也在调整步伐,因为我也见到局方都劝吁(教学)内容要较温故知新,要用活泼、轻松的模式,我想大家都在摸索‘停课不停学'的概念究竟该如何操作。”

2020

澳门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时,各中小幼学校正值农历新年假期,鉴于疫情形势严峻,政府宣布无限期停课,并实施停校不停学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经过多番波折,超过13,000名高中生最终于5月4日复课;约14,000名初中生于5月11日复课;约16,000名高小学生于5月25日复课;18,000名初小学生则分别于6月1日和6月2日复课。有关学习进度方面,教育暨青年局强调停课期间学校可因应实际情况,适当提供学习内容,弹性处理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所需;而停课期间的学习内容,不进行测验及考试,亦不计分。复课后,因应疫情的停课日数,不主张于一段时间内补回或压缩教学,局方代表表示整个教育阶段时间充裕,本澳优势是“一条龙”教学,学校可规划教学进度,在下一学段补回关键内容。如学校自行评估认为有需要补课,可以考虑延长学年时间;倘学校安排学生进行补课,宜以辅助保底方式处理,最终以学校自主为原则。此外,就疫情的发展,局方对复课安排有不同的预案,如果疫情使该学年无法复课或个别阶段无法复课,局方倾向于给予学生升班,有关相关意向,收到学校的意见都表示认同。

2020

澳门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时,各中小幼学校正值农历新年假期,鉴于疫情形势严峻,政府宣布无限期停课,并实施停校不停学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经过多番波折,超过13,000名高中生最终于5月4日复课;约14,000名初中生于5月11日复课;约16,000名高小学生于5月25日复课;18,000名初小学生则分别于6月1日和6月2日复课。有关校园的防疫措施,各校均严格及有序地按照教育暨青年局的复课指引执行各项防疫措施,包括消毒校园、加强校园卫生和进行复课演习,学校教职员及跨境学生均通过核酸检测;此外,学生要配戴口罩,并在进入校园前消毒双手、准备健康声明和体温检测等,整体运作顺畅。

2020

澳门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时,各中小幼学校正值农历新年假期,鉴于疫情形势严峻,政府宣布无限期停课,并实施停校不停学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经过多番波折,超过13,000名高中生最终于5月4日复课;约14,000名初中生于5月11日复课;约16,000名高小学生于5月25日复课;18,000名初小学生则分别于6月1日和6月2日复课。有关校园的防疫措施,各校均严格及有序地按照教育暨青年局的复课指引执行各项防疫措施,包括消毒校园、加强校园卫生和进行复课演习,学校教职员及跨境学生均通过核酸检测;此外,学生要配戴口罩,并在进入校园前消毒双手、准备健康声明和体温检测等,部分学校更设置隔离观察区处理有身体不适的师生。

2020

澳门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时,各中小幼学校正值农历新年假期,鉴于疫情形势严峻,政府宣布无限期停课,并实施停校不停学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经过多番波折,超过13,000名高中生最终于5月4日复课;约14,000名初中生于5月11日复课;约16,000名高小学生于5月25日复课;18,000名初小学生则分别于6月1日和6月2日复课。有关校园的防疫措施,各校均严格及有序地按照教育暨青年局的复课指引执行各项防疫措施,包括消毒校园、加强校园卫生和进行复课演习,学校教职员及跨境学生均通过核酸检测;此外,学生要配戴口罩,并在进入校园前消毒双手、准备健康声明和体温检测等,整体运作顺畅。

2020

澳门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时,各中小幼学校正值农历新年假期,鉴于疫情形势严峻,为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政府宣布无限期停课,并实施停校不停学措施。经过多番波折,超过13,000名高中生最终于5月4日复课;约14,000名初中生于5月11日复课;约16,000名高小学生于5月25日复课;18,000名初小学生则分别于6月1日和6月2日复课。

更多

重要通知:“澳门记忆”文史网《服务条款》修订公告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 点此浏览最新的《服务条款》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进阶搜寻

关键字

    主题

    资料类型

    地点

    时间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会员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