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八年(1882年2月18日─1883年2月7日)2月25日,澳門公物會准黎才承充過路灣番攤並鴉煙生意,其章程中特別規定“嚴禁開字花票”。字花(Tsz Fa,葡語Chifá),即花會。鄭觀應稱:“字花,一文錢可以猜買。”[1]
[1]《鄭觀應集》下冊《致廣州兩粵廣仁善堂董事徐君樹堂書》,第400頁。
更新日期:2019/01/15
光緒八年(1882年2月18日─1883年2月7日)2月25日,澳門公物會准黎才承充過路灣番攤並鴉煙生意,其章程中特別規定“嚴禁開字花票”。字花(Tsz Fa,葡語Chifá),即花會。鄭觀應稱:“字花,一文錢可以猜買。”[1]
[1]《鄭觀應集》下冊《致廣州兩粵廣仁善堂董事徐君樹堂書》,第400頁。
更新日期:2019/01/15
人物: | 黎才 |
鄭觀應,1842-1921 | |
時間: | 清後期(1845-1911年) |
1882年02月25日 | |
地點: | 過路灣 |
路環 | |
關鍵字: | 鴉片 |
番攤 | |
招標制度 | |
澳門公物會(Junta da Fazenda Pública de Macau) |
資料來源: | 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澳門編年史》第四卷,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第1909頁 。ISBN 978-7-218-06327-0 |
語種: | 中文 |
登錄號碼: | t0006349 |
同治十一年(1872年2月9日─1873年1月28日)6月15日,美國全權大臣願意協助清廷禁止澳門販賣豬仔。招工出洋原訂有章程22款,然法立弊生,為患日益加多。美國全權大臣鏤在致總理各國事務恭親王奕訢照會中稱,“非所立之章程未善,實系施用此章者有未善耳”。招工出洋一節內有若許恥辱可惡之事,“固有不以愛憐居心之洋人將招工出洋一事日漸廣大,然非中國奸巧之員與各處不義小人為之幫助,該洋人亦未能自成其事”。招工出洋,澳門為淵藪。“至於由澳門口運往外國之工人,多被中國人在各處以虛妄之言欺哄,或被用力勉強,送至澳門,事已至此,本大臣至今尚未聞澳門附近地方官有以忠誠妥善之法阻止此事者。不但澳門毫無設法禁止,而廣州及福建各口地方官方且定計施策,以不合之法委曲宛轉流傳而廣大之。”如清廷真實有志堅心嚴辦,而澳門以後仍然有此等事件,清廷可與葡萄牙政府交涉,予以禁止,美國及其他有約之各國皆欲同心扶助。《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匯編》第3冊《美國全權大臣鏤為停止在澳門招工出洋事致總理各國事務恭親王奕照會》,第37-40頁。
美國全權大臣願意協助清廷禁止澳門販賣豬仔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1月22日─1785年2月8日)澳門進口鴉片726箱。澳門海關稅總收入為22893兩,其中鴉片稅收 入為5227兩。A. M. Martins do Vale, Os Portugueses em Macau: 1750—1800, Anexo No. 11.
澳門進口鴉片和海關稅總收入統計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2月3日─1792年1月23日)澳門進口鴉片1104箱,澳門海關稅總收入為29017兩,其中鴉片稅為7948兩。A. M. Martins do Vale, Os Portugueses em Macau: 1750—1800, Anexo No. 11.
澳門進口鴉片及關稅收入
同治十一年(1872年2月9日─1873年1月28日)4月23日,《申報》記載:澳門賣豬仔生意甚多。澳門今賣人之法,仿鴉片煙例,則有曰賣盤期,有曰賣現銀。目下行情,賣盤期者,每人價銀98元;賣現銀者,每人125元至135元。《申報》1872年4月23日《賣豬仔》。
《申報》記載:澳門賣豬仔生意甚多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2月5日─1781年1月23日)英國鴉片商人想繞開澳門葡萄牙人自行鴉片貿易,故將一艘船隻停在澳門附近橫琴島西側的大井(Lark’s Bay,又稱Dirty Butter Bay)作為鴉片躉船,並以每箱500—600西班牙元的價格在這裡出售鴉片。但雲雀灣的水太淺,只能停泊300噸以下的船隻。在雲雀灣進行的鴉片貿易,既逃避了中國政府的管制,又擺脫了澳門政府的束縛,使澳門政府的收入減少,致使澳門葡萄牙人感到很不舒服。於是,葡萄牙人就向中國政府揭發了這一走私錨地。1793年,粵海關下令禁止該地的貿易。大井,西文稱Lark's bay,又作Dirty Batter Bay,姚賢鎬:《中國近代對外貿易史資料:1840—1895》第1冊,第314頁譯為“雲雀灣”;馬士:《東印度公司對華編年史》第2卷,第515頁中譯本譯為“燕子灣”;汪敬虞《19世紀西方資本主義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第58頁譯作“百靈灣”。田明曜的《重修香山縣誌》卷5《海防》稱:“近大橫琴南角,有二小島,曰水島。距水島西北又北三分一里有內島,其間小港日‘白靈灣(西音拉克Lark)’。”可知,當時此灣應即白靈灣,或作百靈灣。金國平先生考證,1780年英國人設立的鴉片走私基地“Lark’s Bay”為漢語的“大井”,亦稱“大井地方”、“大井洋面”。其東側為“赤沙灣”。參見金國平:《西方近代水文資料譯文對澳門方志的影響》,載《澳門研究》第54期,2009年10月。J. B. Eames, The English in China: being an account of the intercourse and relations between England and China from the year 1600 to the year 1843 and a summary of later developments, p. 233; 馬士:《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第2卷,第515—516頁。
英國鴉片商人欲自行鴉片貿易
同治四年(1865年1月27日─1866年2月14日)9月,意大利商船“狄阿德‧瑪爾(Deardel Mare)”號船由格拉卡摩(Glacamo)船長指揮,在澳門運載550名苦力前往秘魯,船抵大溪地,僅存162名苦力。陳翰笙:《華工出國史料匯編》第4輯表6《1850—1872年苦力船海上遇難事件表》,第215頁。
意大利商船在澳門運載苦力前往秘魯
人物: | 黎才 |
鄭觀應,1842-1921 | |
時間: | 清後期(1845-1911年) |
1882年02月25日 | |
地點: | 過路灣 |
路環 | |
關鍵字: | 鴉片 |
番攤 | |
招標制度 | |
澳門公物會(Junta da Fazenda Pública de Macau) |
資料來源: | 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澳門編年史》第四卷,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第1909頁 。ISBN 978-7-218-06327-0 |
語種: | 中文 |
登錄號碼: | t0006349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