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墳場的發展及特色
澳門開埠四百多年,從明清時期中國對外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發展至今時今日中西方文化薈萃的“東方拉城”,多少名人曾在這裡上演了一幕幕經典、璀璨、足以影響世界的大匯演,但生、老、病、死是大自然不變的規律,回歸黃土是他們人生的句點,墳場就成為了生命最終的歸宿。
四月初八舞醉龍
舞醉龍習俗源自數百年前的“醉龍傳說”。據傳,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珠海、澳門)曾發生瘟疫,鄉民於農曆四月初八求助佛祖,當抬着佛像路經河邊時,河中突然躍出一條大蛇,一位正在喝酒的和尚見狀上前,將蛇截為三段、蛇血流入溪中;凡蛇血所流之處,長出一種稱為欒樨樹的小灌木。鄉民舀溪水配以欒樨葉飲用,百病消除,遂認定大蛇為神龍降凡普渡眾生,以舞三截龍答謝神恩,且為紀念和尚醉酒弄蛇,舞龍者灌酒至酩酊,以顯虔誠。自此之後,每年都有舞醉龍之習俗,並伴以煮龍船頭飯,祈求消除百病,老少平安,更以欒樨葉做成欒樨餅,作為應節小吃,以圖大吉大利。
馬交石上看潮立
據王文達《澳門掌故》所載,150多年前,澳葡“兵頭”亞馬留在率軍強佔水坑尾門至蓮花莖(又稱蓮花徑,後經擴闊改稱亞馬喇土腰或關閘馬路)一帶土地後,將葡文“Macau”字樣刻在東灣(關閘至海角遊雲之間原有的海灣)一塊巖石上,後來有人按“Macau”的譯音,認為此石就是馬交石。其實早在前清梁廷枬著《粵海關志》所載《澳門總口圖》中,已有“馬蛟石”在蓮峯山東北面,即大約在現時螺絲山、海角遊雲對開處,堆叠於長條形半島末端的圖形。
《真蒂洛尼家族原藏中國貿易港繪畫系列:澳門(十八世紀晚期)》初探
香港海事博物館藏《真蒂洛尼家族原藏中國貿易港繪畫系列:澳門(十八世紀晚期)》呈現了十八世紀晚期澳門繁華和熱鬧的景象,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城市面貌,為人們瞭解當時的澳門提供了形象的資料,本文就該畫作的作者、繪製年代、特色及價值展開探討。
澳門北部“七村”的聚落分佈與形成
澳門在十九世紀中到二十世紀初的城市空間變遷,必然會談到葡人向澳門城周邊的擴張,擴張的範圍和策略,經常被概括為“近佔七村,遠奪三島”。“七村”是指澳門城城牆以北、關閘以南的澳門半島北部的聚落群,“三島”是指青洲、氹仔、路環。由於地理上分隔比較少,澳葡政府近佔七村的目標,在十九世紀末已經完成,而這個所謂“七村”,參考當代的文獻,似乎“七村”實際上是澳門半島北部的一個聚落群,並不是不多不少、清清楚楚的七個聚落,也並非全是從事漁農業的村落。
山泉往事:澳門名泉的故事
澳門缺乏河流和湖泊,居民的日常用水只能從地下獲取,其中水井是最重要的水源之一。除了鑿井取水之外,一些山地亦流出地下水,形成山泉,成為居民們另一個重要的天然取水點,如二龍喉、亞婆井等,雖然這些山泉隨著時間消失,但它們的故事卻長流於歷史之中。
澳門錨地——沙瀝
第四條跨海大橋“澳門大橋”即將在今年建成通車,大橋其下的海面又再進入公眾視野。許多朋友可能不知,現時友誼、澳門兩條大橋橫跨而過的澳氹之間海面,在17至19世紀中葉時名聞中外,許多地圖、環球旅遊書和中外商務指南都有提及。
賣水艇、擔水妹與泡水舖——那些消失的「水」行業
昔日的供水條件與居民的用水習慣,使得一些與水有關的行業應運而生,如賣水業、送水業和泡水業等,但隨著現代化供水系統的出現,這些行業隨之成為歷史,本文將細說這些已消失的「水」行業。
閱讀老字號之街頭美食
叫化雞,雖然是丐幫的食物,“一品鍋”為殘羮敗盞的大雜燴,但有時味勝郇廚,絕不為奇。美食並不一定要“貴夾唔飽”的殿堂豪第,只要你是識途老馬,街邊的大排檔、地攤,也會吃出個“佛跳牆”來。
閱讀老字號之西餐廳與葡國菜
豉油西餐的年代已成前塵往事,西餐的招牌亦所餘無幾,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設在娛樂場所或星級酒店內高檔次的主題餐廳,標榜由國際星級名廚主理,門口放滿國家領導人、國際影視紅星、媒體食評家光顧的照片,採取名人效應作招徠,消費自是不菲。
閱讀老字號之平民美食:茶餐廳、咖啡檔、粥麵店
廣東人有句話︰“各師各法,各廟各菩薩。”經營飲食也不例外。高價的有高價的顧客,廉價的也有捧場人,咖啡檔、粥麵店、茶餐廳為無數打工仔提供質優價廉的美食。
閱讀老字號之早期中西麵包餅店
二次大戰期間,澳門雖屬非戰區,但物資缺乏,平民百姓連飯也吃不到。當時的麵包是需要配給的,俄國麵包是澳葡政府指定的供應品。當時天一亮,麵包供應站便已排了四條“長龍”,待葡人警官到來,隨心所“慾”地選一個“龍頭”作為輪購麵包的首隊,通常必定會揀選有年輕貌美的小姑娘的隊列。有經驗者,選龍入隊必定揀有年輕貌美的小姑娘之列,即使遲來也可先上岸。
半世紀的澳門巴士服務——現代化與蛻變
半個世紀以來,澳門的公共交通經歷了多個階段的發展和蛻變,從巴士空調化、環保巴士的引進,到小巴變大巴等的沿革,可見澳門的公共交通不但以乘客體驗為中心,更因時制宜、配合城市的發展步伐而作出相應的革新。澳門的公共交通不但側面反映着小城的發展,更與澳門共同成長及歷經蛻變。
濠江小巴 穿越大街小巷
澳門舊城區的街道十分狹窄,一般的大型巴士難以通過。70年代之前,必須前往主幹道路搭乘巴士。直至1987年,澳葡政府提出“大巴行大道、小巴走小路”巴士路線重組計劃,當時澳門的兩家巴士公司分別向日本兩家汽車生產商“三菱”及“日產”訂購全新小型巴士,並開辦多條巴士路線進一步把網絡拓展至大街小巷。
讓澳門“起飛”——澳門國際機場25年
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過去多任澳門總督曾多次計劃在澳門興建機場。直到1980年代,前澳門總督馬俊賢曾提出澳門與珠海共用機場計劃,兩地共用一條跑道,其國際線屬於澳門,而國內線則屬於珠海。在雙方談判破裂後,時為新任澳督文禮治決定在氹仔雞頸以填海的方式興建國際機場。澳門國際機場於1989年正式動工,由於沙石不足,以及文禮治貪污案件等問題,原計劃在1993年落成的澳門國際機場延遲至1995年才啟用。
賣水艇、擔水妹與泡水舖——那些消失的「水」行業
昔日的供水條件與居民的用水習慣,使得一些與水有關的行業應運而生,如賣水業、送水業和泡水業等,但隨著現代化供水系統的出現,這些行業隨之成為歷史,本文將細說這些已消失的「水」行業。
閱讀老字號之街頭美食
叫化雞,雖然是丐幫的食物,“一品鍋”為殘羮敗盞的大雜燴,但有時味勝郇廚,絕不為奇。美食並不一定要“貴夾唔飽”的殿堂豪第,只要你是識途老馬,街邊的大排檔、地攤,也會吃出個“佛跳牆”來。
閱讀老字號之西餐廳與葡國菜
豉油西餐的年代已成前塵往事,西餐的招牌亦所餘無幾,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設在娛樂場所或星級酒店內高檔次的主題餐廳,標榜由國際星級名廚主理,門口放滿國家領導人、國際影視紅星、媒體食評家光顧的照片,採取名人效應作招徠,消費自是不菲。
閱讀老字號之平民美食:茶餐廳、咖啡檔、粥麵店
廣東人有句話︰“各師各法,各廟各菩薩。”經營飲食也不例外。高價的有高價的顧客,廉價的也有捧場人,咖啡檔、粥麵店、茶餐廳為無數打工仔提供質優價廉的美食。
閱讀老字號之早期中西麵包餅店
二次大戰期間,澳門雖屬非戰區,但物資缺乏,平民百姓連飯也吃不到。當時的麵包是需要配給的,俄國麵包是澳葡政府指定的供應品。當時天一亮,麵包供應站便已排了四條“長龍”,待葡人警官到來,隨心所“慾”地選一個“龍頭”作為輪購麵包的首隊,通常必定會揀選有年輕貌美的小姑娘的隊列。有經驗者,選龍入隊必定揀有年輕貌美的小姑娘之列,即使遲來也可先上岸。
半世紀的澳門巴士服務——現代化與蛻變
半個世紀以來,澳門的公共交通經歷了多個階段的發展和蛻變,從巴士空調化、環保巴士的引進,到小巴變大巴等的沿革,可見澳門的公共交通不但以乘客體驗為中心,更因時制宜、配合城市的發展步伐而作出相應的革新。澳門的公共交通不但側面反映着小城的發展,更與澳門共同成長及歷經蛻變。
濠江小巴 穿越大街小巷
澳門舊城區的街道十分狹窄,一般的大型巴士難以通過。70年代之前,必須前往主幹道路搭乘巴士。直至1987年,澳葡政府提出“大巴行大道、小巴走小路”巴士路線重組計劃,當時澳門的兩家巴士公司分別向日本兩家汽車生產商“三菱”及“日產”訂購全新小型巴士,並開辦多條巴士路線進一步把網絡拓展至大街小巷。
讓澳門“起飛”——澳門國際機場25年
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過去多任澳門總督曾多次計劃在澳門興建機場。直到1980年代,前澳門總督馬俊賢曾提出澳門與珠海共用機場計劃,兩地共用一條跑道,其國際線屬於澳門,而國內線則屬於珠海。在雙方談判破裂後,時為新任澳督文禮治決定在氹仔雞頸以填海的方式興建國際機場。澳門國際機場於1989年正式動工,由於沙石不足,以及文禮治貪污案件等問題,原計劃在1993年落成的澳門國際機場延遲至1995年才啟用。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