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媽閣廟的碑刻
在中國古代遺存下來的刻辭中,碑刻佔有重要的地位。碑刻常見於山川名勝、陵墓、宮殿、寺廟、園林等古建築,是中國古代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又以宗教寺廟碑刻,在碑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從建築藝術的角度而言,碑刻也是一種建築要素,與建築物互相依存。從歷史文化的角度而言,碑刻與建築物互不分離,是記載建築歷史、保存和傳播建築文化內涵的特殊載體,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專題文章
澳門貨幣發行制度
澳門現行的貨幣發行制度基本規定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以下簡稱《澳門基本法》)第108條,該條規定:“澳門元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法定貨幣,繼續流通;澳門貨幣發行權屬於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貨幣的發行須有百分之百的準備金。澳門貨幣的發行制度和準備金制度,由法律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可授權指定銀行行使或繼續行使發行澳門貨幣的代理職能。”以《澳門基本法》第108條為依據,1995年1月30日發佈的第7/95/M號法令(澳門特別行政區發行貨幣制度大綱,以下稱之為《貨幣發行制度》),詳細規定了澳門的貨幣發行制度。
專題文章
澳門墳場:舊基督教墳場
舊基督教墳場位於澳門半島鳳凰山上的白鴿巢前地,與東方基金會相連,並與白鴿巢公園、花王堂斜斜相對。該墳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督新教在澳門發展的重要見證。
專題文章
土地公賀壽記
“二月二,宰豬公,謝土地。”每年土地誕,我家都會到街邊的神龕,拜拜土地保平安。看着土地神像,有如見到和藹的爺爺,帶着慈祥親切的美容,在困難時總會助你一臂之力。這天是土地公公生辰,每家每戶會酬謝這位爺爺的保佑。在雀仔園和沙梨頭的福德祠更有大型的賀誕儀式,上演神功戲、舉行賀誕宴會,場面相常熱鬧之餘,亦充滿濃濃的街坊情味。
專題文章
大三巴的秘道傳說(下)——藏身於秘道的傳教士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提到大三巴秘道的金庫傳說,但秘道的傳說並不只有一個,另一個說法是秘道曾經是昔日傳教士們的避難通道,後來這個說法又衍生成為一個鬼故事……
專題文章
從中外歷史文獻重考“Lilao/Nilao”與“亞婆井”的歷史
澳門學中,有一個似乎已經蓋棺論定、但疑點重重的問題,即所謂的“泥流泉”。作者將在仔細爬梳中外歷史文獻的基礎上,就其詞源與詞義略抒己見,意在抛磚引玉。